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政务要闻

整村包装乡村旅游、梳理应国文化脉络……今年示范区文旅工作有新思路

发布日期:2022-03-09 来源: 浏览次数:

记者3月7日上午从示范区文化和旅游工作会议上获悉,2022年,示范区文旅工作将紧紧围绕迎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这一主线,深化“项目为王”理念,坚持文化引领、产业融合、生态优先、开放合作、创新驱动,按照“强点、优线、扩面”思路,以文旅文创融合发展为基调,抓实重点项目推进,提升文化服务效能,坚持线上线下联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加快文旅康养城建设。

省委书记楼阳生到我市调研时强调,老厂区、老厂房是平顶山重要的文化资源,城市更新既要注重对工业遗存的保护和利用,保留城市独特记忆,又要以新产业新业态提升城市功能、丰富城市内涵,为城市发展注入新活力。河南省“十四五"规划提出要以县为主体、村为单元,推出100个至150个A级乡村旅游示范村。示范区结合实际,2022年将大力支持文物古建、非遗活化等禀赋较好的村庄,就基础设施建设与乡村旅游项目进行整村包装,争取进入省级总体规划重点支持项目。同时,保护好乡愁乡景,挖掘好乡村特色美食,策划好乡村节会活动,着力打造乡村游憩地,带动全区各地构筑“听乡音、品乡味、看乡景、住乡居、忆乡愁”的全视角乡村产业链。聚焦市场风口,着力推动新兴业态多线出彩。加强农耕文化传承保护,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和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

2022年,示范区将坚持适度开放、合理利用原则,让文物“活起来”,让历史“说话”。将系统梳理应国文化历史脉络,研究阐发其思想精髓、核心要义、历史价值和当代意义,萃取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价值取向、道德追求、人格理想等精神元素,推出一批专著、期刊、纪录片、微电影等研究成果。另外,针对非遗项目及传承人,将推动传统工艺类、展演类非遗项目进社区、进商场、进民宿、进景区、进节会、进村落,推动非遗文化传习所、展示馆、实践基地建设,支持非遗工坊建设,支持非遗传承人设立大师工作室和游客体验空间。(平报融媒记者 田秀忠)